避免踝關節再次受傷的關鍵 可能在於臀部和膝蓋的使用

每個人難免都會遇到腳踝不小心扭傷的時候,研究發現,人們在移動臀部以及膝蓋關節,可能因為踝關節受傷造成移動困難,影響到再次受傷的風險。

過去治療師較著重於針對扭傷部位的踝關節做強化以及伸展運動。但須注意的是,也有可能是膝蓋以及髖關節影響了踝關節的扭傷。

踝關節平衡實驗

研究表示踝關節扭傷患者能夠不再重複受傷的關鍵在於踝關節平衡恢復得宜。研究當中,將88名參與者分為三組 :

  1. 踝關節沒有受傷過的對照組
  2. 有踝關節扭傷並常復發的人群
  3. 以及曾經有踝關節扭傷經驗但不再受傷的人群。

測試方法為,每個人都站在距離地面金屬平台27.5公寸的地方,然後跳到一個目標地點,並且以單腳方式著地。接著,將數據傳送至電腦,觀察腳踝、膝蓋、髖關節的確切位置。

在這三組之中,踝關節沒有受傷過的組別比其他兩組都更常彎曲膝蓋並且左右擺動臀部以維持平衡;而受傷的腳踝因為疼痛關係,不太能好好的使用膝蓋以及髖關節。原因為 : 在動力鍊當中,只要任何一個點受傷,就會影響到其他的地方。也因此,沒能好好使用髖關節及膝蓋可能就是踝關節再次受傷的關鍵。

踝關節承重大

腳部承受了全身所有的重量。一般情形,踝關節是往上的,而當有跑跳運動、或是穿高跟鞋時,會使你的踝關節往下,這時的關節是容易被旋轉的,也就更容易會有扭傷的情形。因此,我們應該要避免頻繁的腳尖朝下的運動。

治療及預防

  • 可以評估自身腳踝狀況為輕度、中度還是重度給予相對應處理。中度以上可尋求醫事人員協助,輕度患者可以P(Protection),保護、OL(Optimal Loading),適量復健、I (Ice),冰敷、C(Compress),加壓、E(Elevation),抬高六原則處理腳踝受傷的情形。
  • 而對於腳踝除了扭傷還併發其它問題的患者,也建議尋求專業人員。腳踝的不穩定對於長期有著負面效果,容易引發慣性扭傷,因此,我們可以先透過護具(如:護踝),避免腳踝再一次受傷的可能性。
  • 當傷害進入慢性期,則可以透過肌力訓練,讓下半身整體能夠肌力提升,藉由肌肉力量來讓腳踝的穩定度、平衡感更好。

Reference

University of Georgia. “Key to avoiding ankle re-injury may be in the hips and knee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 Novem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