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過度使用 當心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

解剖位置

梨狀肌在臀部深層的位置,坐骨神經會穿過其往下延伸。在做大腿外展、外轉及翹腳等姿勢,梨狀肌作爲協調角色一起作用。因此當梨狀肌過度使用,肌肉發炎變得較腫大時,進而刺激或壓迫到鄰近的坐骨神經,因此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如何造成?

常見發生梨狀肌症候群的病因有:

  • 髖部或臀部受傷
  • 梨狀肌肥大(在舉重要求增加或賽季前訓練期間,經常見於運動員)
  • 活動長時間坐著(出租車司機,辦公室工作人員,騎自行車的人)

因此“久坐、蹲坐上班族”、“平時站姿不良者”、“曾髖部有外傷者”與“慢跑愛好者、運動者”皆是此症候群好發族群。

症狀

會有什麽感覺呢!?

  • 臀部深處有明顯疼痛,運動時疼痛加劇(如轉換姿勢時)
  • 明顯的痛點:
  • 長時間坐著臀部會感到不適
  • 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評估

該如何自我評估呢?

(1)FAIR test

描述:將髖關節置於60度彎曲、內收加上內轉,直接對梨狀肌做伸展,此時如果會誘發坐骨神經疼痛症狀,就表示有可能罹患梨狀肌症候群。

(2)觸診

壓痛點在梨狀肌,包括在梨狀肌的連接點-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與薦髂關節。

另可透過臨床肌電圖、CT、MRI等檢查。

治療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透過上述説明可以瞭解,多數患此症狀源自於生活型態、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除了急性期需要休息,或醫師開立肌肉鬆弛劑、在梨狀肌周圍注射類固醇(減輕炎症和疼痛),建議可透過伸展梨狀肌,進行一系列運動和深層組織按摩。

伸展:

(1)先兩手與後腳著地,接著把其中一隻後腳收到腹部下方,雙手不動、上半身往下壓,感覺前腿的臀部後方在伸展。1下停留10-15秒後,進行6-8下,再換邊練習。

(2)躺在墊上兩腳彎曲,右腳腳踝在左腳膝蓋上,雙手抱住左腳的大腿或小腿,讓左腳連同右腳更靠近身體,這時感覺右大腿臀部有伸展。1下停留10-15秒後,進行6-8下,再換邊練習。

(3)可用小球(如網球)於臀部下方做深層按摩。若家中無小球,不適者可於趴姿,另一人協助做臀部深層按摩。

總結

每天練習以下幾件事,梨狀肌的疼痛不適感會逐漸減緩,最重要依舊是生活形態與每日良好姿勢的習慣培養喔

  • 避免長時間坐著,避免翹腳
  • 每天進行2至3組伸展運動,然後再參加運動
  • 針對臀部的運動適量即可

Reference

Piriformis Syndrome

Brandon L. Hicks; Jason C. Lam; Matthew Varacallo.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4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