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呼代表睡得熟,甘安捏?

乖巧可愛的泰泰明年就要準備上小學了,最近晚上睡覺的打呼聲好像越來越大聲。忘記從哪一天開始突然出現的打鼾狀況,原以為會隨時間自己消失,想不到竟然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甚至比大人的打呼聲還大聲。除此之外,隨著打鼾的加劇,泰泰白天的活動量似乎也隨之下降、在幼稚園裡被老師說坐不住、精神渙散。要小心,泰泰可能是患上的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認識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相對於成人的阻塞性睡眠中止症好發於中老年,小朋友的好發年齡在3-8歲間,且大約有6-10%的小朋友有這樣的問題,是一個廣泛影響小朋友健康的疾患。常見的發生原因是呼吸道上段在睡眠時受到了阻礙,例如:呼吸道狹窄、體重過重、鼻子過敏、扁條線腫大等等的原因。目前已有學術研究指出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影響小朋友學習的表現、過動的症狀、認知功能的發展等等,不僅僅是鼾聲的困擾而已。

症狀和表現

如果您和泰泰的媽媽一樣,開始聽到小朋友的鼾聲,可能就是第一聲警鐘。通常患有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小朋友還會伴隨錯誤的口腔姿勢及習慣,包含喜歡咬指甲、流口水、口腔敏感、不喜歡咀嚼等等,其中又以口呼吸為最常見的表現。所謂的口呼吸即是在放鬆狀況下,嘴打開進行呼吸,而非如一般狀況經鼻呼吸,這種口呼吸型態容易造成小朋友口腔錯誤發展、感冒、或口腔肌肉無力等等的狀況,應盡量避免。

要如何做治療

在進行治療時,應先透過完整評估了解小朋友構造及功能上的問題表現,若是結構問題(例如:上顎狹窄、鼻中膈異常、扁條線問題等等)則應先由牙科醫師或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治療,而功能性問題則可以由熟悉口腔肌肉訓練的治療師進行口腔機能治療,訓練唇張力、舌肌力等等,把小朋友的口腔動作回復到最佳的狀態。

您的小朋友也有很大的打呼聲嗎?建議多花一點時間做深入的檢查和治療喔!

作者資訊

  • 台北市大心職能治療所 居家治療師
  • 國立陽明大學 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 國民健康署 運動保健師資
  • 國立陽明大學 睡眠醫學中心 聘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