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患者貪食行為 可以如何改善?

失智症患者會因為認知功能受到損傷的緣故,在吃東西方面衍生出貪食、誤食、拒食、吞嚥困難等情形。而今天要介紹的是當中的貪食行為(hyperphagia)。

國建署社區健康組指出,失智症行為問題中的「貪食行為」,可在失智症病程中的任何時間發生,也是家屬照顧病患最重的負荷來源。

發生在失智症患者身上的貪食行為會使長輩不自主地持續找食物吃,因此攝取了許多不必要的熱量,造成身體的負擔。攝取超出身體所需熱量除了會形成肥胖以外,對於慢行病也會逐漸變的嚴重。像是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等等,因此,我們也要給予其營養的對策。

貪食行為

貪食行為在失智症患者當中發生率頗高,佔了36%。常見的貪食行為有:

  1. 忘記自己已經吃過了東西。Ex. 王阿姨明明吃了午餐,卻堅稱自己還沒吃過,還指責家人不給他吃東西。
  2. 感覺自己永遠都吃不飽,一直覺得自己肚子餓。Ex. 李伯伯變得暴飲暴食,且無法控制行為。
  3. 半夜會起來找東西吃。Ex. 劉奶奶凌晨三點起來,找遍冰箱是否有食物。

改善貪食行為的方式

若您家中長輩發生貪食行為,不妨使用這些方式加以改善:

1. 少量多餐:可以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來引導長輩進食。例如三餐調整為五餐。您也可以準備像是葡萄乾、胡蘿蔔等食物提供長輩。

2. 有效的提醒若已經吃過正餐,可以請長輩做在紙上作打勾標記或是簽名來提醒已經吃過。

3. 食物選擇準備高纖維質、低脂肪、或是可以咀嚼較久的食物,例如含有豐富蔬菜以及蛋白質的餐點。這樣的食物除了更為健康還能防止過食情形以外,也能夠促進排便的順暢。

4. 轉移注意力 : 您可以讓長輩勿過於聚焦於「吃東西」上。可與長輩互動像是包水餃、或是培養到公園走走、跳舞唱歌的習慣,讓長輩能夠轉移焦點來避免過食。

若發現家中的長輩有貪食行為,您即可以參考本篇並加加以改善長輩過食的情況,讓長輩的症狀得以延緩,身體也會更為健康。而對於照顧者而言,也可以有效的減輕其負擔喔。

Reference

Bunn, Diane K et al.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ndirectly support food and drink intake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Eating and Drinking Well IN dementiA (EDWINA) systematic review.” BMC geriatrics vol. 16 89. 4 May. 2016, doi:10.1186/s12877-016-0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