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召開第10屆第3會期社福及衛環會質詢,部長陳時中在接受立委蘇巧慧質詢中,提到雙北住宿式機構床位各地區分配不均的現象、開設機構之獎助辦法、以及照服員在居家及機構的流動問題。
各地區床位分配不均

立委蘇巧慧表示,去年台北市有一間非法的養護所發生了大火,犧牲了兩條寶貴的性命。這是否也凸顯了住宿式照顧機構的困境,是否有不足的情況。而陳時中表示,目前住宿式照顧機構占床率約85%,因此應是要還有空床的情況,但事實上現狀是,每個地區的床位其實分配並不均;且品質也參差不齊,牽涉到價格的高低,是必須努力去解決的問題。
「區域不均,其實就是我家旁邊沒有呀。」蘇委員表示,這個問題會使得有需求的家庭帶來不方便的困擾。她認為如果住宿是照顧機構是要容納失能老人這樣的角度來看,那麼就是不足的。雖然過去政策努力希望遍地開花,由居服員來協助長輩的長期照顧,讓長者都能在自己家裡面,但還是有很一大部分的人口主要照顧者可能白天要上班的情況,那可能也有使用住宿型機構的需求。
雙北市獎補助開設機構不足?
在都會區的住宿型機構,土地成本頗高,立委擔心要企業開設住宿型機構,如果沒有給予適當的支援、支持、政策引導的話,很難讓人願意開設新的住宿型機構。過去曾提出的補助辦法都是針對資源不足區,尤其著重於中南部地區。那麼,都會區是否也應該納入獎補助的範疇之中?陳時中表示,會一步一步來,針對獎補助計畫,經查詢目前在新北市也有多區是在計畫的範圍內。
照服員流動率值得關注

至於人力問題,若以居家服務員滿班計算,加上交通津貼,月薪可達5、6萬,很多人也開始願意投入居服員的行列,這是好事,也是當初政府設定的方向,但卻發現了落在月薪3、4萬月薪制的照服員,立委詢問是否會因此機構照服員有流失現象、或造成流動率過高的情況,也會造成機構服務品質的不穩定。
陳時中部長表示,人力的流通是有可能的,但實際上照服員人力自105年後從25000人增長至75000人,住宿型機構的服務原則是從16000人上升到33000人。因此人力進去仍不算少,但是仍然會持續關心此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