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常胡思亂想?三件事讓您心靈更健康

想像退休後的日子,感覺總是豐富愜意。然而也有許多人在失去勞動價值後,也失去了重心,甚至胡思亂想、鬱鬱寡歡。退休後我們能用什麼樣的心情,讓心靈能更健康呢?

培養興趣好處多多

一位伯伯除了年事已長、也有些身體病痛。他覺得它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要做的了,而因為身體病痛,似乎也不能做什麼。與伯伯展開對話的是諮商心理師陳彥良老師,她表示,老一輩養家不易,辛勤地把孩子拉拔長大,卻忽略了內心的孤寂。但她也表示:「不過,要培養一個興趣,永遠不嫌晚,還是可以依現在的狀態找出符合的興趣來做。」

培養一個興趣對於邁入退休生活的長輩而言,能夠轉移生活的注意力,還可以透過活動產生放鬆、自信心與成就感。興趣有很多種,舉例來說,從事運動類型,像是定期參加登山社團、壘球隊;或是嘗試之前一直沒有嘗試過的事,現在有很多時間,不需擔心生活壓力限制住您,例如做蛋糕、學畫等等。這些都是用興趣充實自己的好方法。

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

無論是過去所結交的知心好友,或是新的生活圈,又或是兄弟姊妹,擁有幾位真正能夠交心的好友能讓您生活更有動力!

有一安養機構藉由住戶的一些改變如食慾低落等等,發現他們在人際關係中不快樂的情形。許多長輩漸漸變得選擇不去參與任何團體活動,形成了「社交孤立」。而這樣的孤立會嚴重的影響自己的心理層面。

另外,壞的關係更是要不得的。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和公共政策教授Laura Carstensen就說道,「不好的關係造成的損害,可能大於好關係造成的益處。」這也是您若想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必須注意的事情。

學而無涯,保持學習的心

無論您是哪一種狀態,學生階段、工作階段、退休階段……要知道學而無涯,學習可以說是能貫徹一輩子的事情,也就是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像是全國最年長畢業生熊智銳,在他95歲那年,獲得了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的文憑。他就表示:「雖然95歲了,但還是繼續學習,人生是學不完的。」

Reference

Bantz, Joe. “RETIRE? TO DO WHAT?.” Iowa medicine : journal of the Iowa Medical Society vol. 106,4 (201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