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症狀治療目前僅能防止其繼續惡化、延緩失智現象擴大行為。我們也可以透過飲食、運動、社交等方式來預防。今天我們將針對飲食部分切入介紹。
預防失智症從飲食下手 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

失智症症狀治療目前僅能防止其繼續惡化、延緩失智現象擴大行為。我們也可以透過飲食、運動、社交等方式來預防。今天我們將針對飲食部分切入介紹。
失智症若到了晚期,各種原本有的症狀也會越來越嚴重,也會出現許多生命末期會有的症狀。失智症為我國第13大主要死因,且疾病無法痊癒只能緩解期症狀。因此我們真的無法忽視失智症。
今年一月底,衛福部宣布在三月之前,居服員若無通過相關課程訓練,即不給付服務費用(AA11碼別)。消息傳出,使得還沒有上過該課程的居服員趕緊找課、相關機構因應開設課程。
失智症患者會因為認知功能受到損傷的緣故,在吃東西方面衍生出貪食、誤食、拒食、吞嚥困難等情形。而今天要介紹的是當中的貪食行為(hyperphagia)。
失智症末期患者由於認知能力的衰退,在許多症狀中,包含了拒食、進食困難等問題。這時您可能會考慮到管灌餵食等作法,使用管灌餵食與否又有何建議或提醒呢?
失智症患者的進食照顧是一個經常被忽略卻很重要的事情。若您為其家屬,可能會擔心失智長輩對食物產生抗拒等行為,我們可以怎麼做讓長輩們增加食慾呢?
失智症在早期的時候就會有些徵兆,若能提早發現,對於後續的預防或延遲就會更有效,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那麼,失智症的徵兆有哪一些呢?衛福部國建署提醒若有這些情形,可以提早就醫。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歷史期刊之一《刺胳針》最近在2020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中公布了最新的報告,說明了避免12種危險因素可以有效的預防或延遲失智症症狀。只要了解他們並對症下藥,我們就能有效的提早預防失智症!
雖然說目前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人類和動物們睡眠的所有目的,但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證實睡眠和神經代謝的過程息息相關。換句話說,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維持較佳的健康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將失智症定義為:由因退化性大腦疾病所造成的多種高級認知功能下降,包括記憶,思考,定位,理解,計算,學習能力,語言和判斷力。此時做作手指操可以活絡腦循環,是對抗失智症的小妙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