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期的寶寶,有看到東西就想往嘴巴裡塞的情況。根據佛洛依德的人類發展理論,0~1歲的寶寶或透過吸吮、咀嚼及吞嚥的方式來取得滿足。但這不免讓父母感到些微擔心會不會誤食危險物品呢?
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期」
1. 口腔期(0~1歲)
2. 肛門期(2~3歲)
3. 性器期(4~5歲)
4. 潛伏期(6~13歲)
5. 兩性期(13歲青春期以後)
為何會有口腔期?
剛出生的寶寶會有吸吮的反射動作,那是因為他們想獲得營養。口腔有數百萬的神經細胞,為了要探索新事物,吸吮就是是最好的辦法!口腔期對於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人格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
口腔期不滿足造成人格、行為發展影響
- 容易感到焦慮
- 缺乏安全感
- 養成依賴性格
- 咬指甲習慣
- 悲觀
- 吸菸、酗酒習慣

我應該阻止寶寶吸吮嗎?
寶寶看到手、腳、玩具、棉被……等,無一不放入嘴中。覺得好危險又好髒,爸爸媽媽應該阻止這種行為嗎?其實,口腔期的吸吮行為是屬於正常的行為,不需要特別制止!如果嚴格的限制口腔期的行為,可能反而會造成孩子發展的負面影響。若嚴格制止,很可能會造成上述的人格影響如焦慮、依賴等等;而行為上可能也會產生咬指甲等壞習慣。所以在這期間,不應嚴厲阻止寶寶吸吮的行為表現。
預防危險的作法
如果不必特別制止寶寶的吸吮行為,但還是擔心寶寶發生誤食行為,該如何是好?以下方式可以帶您一起與寶寶度過口腔期。
- 安全的吸吮物品
可以特別準備安全的吸吮物,讓寶寶在進行吸吮動作的時候能夠安全無虞。像是奶嘴、無稜角的安全玩具、固齒器……等等,培養吸吮這些特定物品的習慣也是方法之一。
- 預防拿到危險的東西
由於這個時期寶寶的好奇心旺盛,看到什麼就會想往嘴巴裡面塞,所以在家中的尖銳物品,如剪刀、螺絲起子;或是一些不能食用物品如洗碗精、酒精等等千萬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寶寶手不可及之處,以免寶寶誤食危險物品。
- 玩具消毒及手部清潔
由於手部及玩具都很容易滋生細菌,所以一定要時常清理,平常就要有玩具消毒的習慣,並且保持整體環境的清潔。另外,也要記得常常幫寶寶洗手,這樣才不需要擔心是不是又把病毒吃進嘴巴裡了。
Reference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Br Med J. 1970;1(5692):319-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