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者同在~長照居家心理諮商案例分享(一)

※本圖文已徵得服務長者Y阿姨的同意刊登。

居家諮商過程簡述

   Y阿姨長期和慢性疼痛疾病及心臟疾病相處,手指和腳趾也因為缺血性壞死而部分切除,近幾年來Y阿姨數次與鬼門關擦肩而過,許多辛苦的生命經驗也讓阿姨有多年的憂鬱傾向,我剛接觸Y阿姨時,Y阿姨一方面擔心自己造成孩子的負擔,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因為手指腳趾部分切除而感到生活中能做的事情有限,同時生命中有許多傷痛經驗是過去沒有機會好好整理,身體也時常疼痛不舒服,Y阿姨的身心都需要休養照護。

   透過長照居家心理諮商,Y阿姨有機會述說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及生活中的變動挑戰,學習紓解情緒之外,也試著在生活中保持努力且不放棄自我的動力,當諮商關係越趨於信任穩定時,起初拒絕嘗試及害怕自己做不來的Y阿姨願意採納心理師的建議,開始願意探索和培養興趣,從「不知道生活中自己可以做什麼」到「願意嘗試畫簡易插畫」。

隨著基礎圖案到開始較具變化的圖案,Y阿姨一步一步挑戰自我,願意自發性地嘗試較高難度的圖案,Y阿姨在畫畫中找到自信心與成就感,而且畫的過程十分專注,有時也會因為專注畫圖而暫時忘記身體的疼痛。而當Y阿姨的孩子工作後回到家,看到家中客廳放著Y阿姨的畫作時,也會在畫旁寫字留言,無形之中,圖畫也成為阿姨和孩子的溫馨互動管道

省思禮物

1. 長者對孤獨、病痛、死亡、生命中的傷痛經驗等情緒想法,透過被好好地聆聽、接納、同理、鼓勵及用心陪伴往往能讓長者紓解負面情緒,獲得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2. 身體的疼痛有時很難控制讓它不疼痛,除了藥物協助之外,如果能找到與疼痛共處的方法,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也是一個很值得嘗試的方向。

3. 接納與理解長者對改變和嘗試的害怕擔憂透過信任且支持性的關係長者因為感受到陪伴者的善意,會願意試著去做做看自己沒做過的事情,當長者願意跨出第一步,就代表長者的生活已經開始有新的可能發生。

作者資訊

文/陳彥良諮商心理師

(大心居家職能治療所之長照居家心理師&心理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