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是講述楊先生經由申請長照復能,在職能治療師的陪伴下,逐漸可以獨力完成起身等動作。
讓我們一起見證楊先生進步的過程。
文章分享
今日介紹的楊先生與移工同住在公寓五樓,雖然曾開過腎癌術但不影響行動能力,時不時會到六樓陽台曬太陽、欣賞家人種植蔬菜。
直到110年3月中風,導致他左側偏癱,生活起居都在床上完成,透過醫院出院準備服務,申請長照復能。
由於當時僅有3次服務,因此在3次服務中指導移工如何協助楊先生進行被動關節活動、轉移位技巧,當時楊先生練習到可以回到陽台“巡菜園”,於是服務結案,家人於對於服務感到十分滿意。
後來家人在110年11月再提出申請,治療師感到納悶,進家發現楊先生的活動量較半年前結束服務時來得低,原來是服務結束後楊先生便沒再練習,覺得之前做得到就好了。所以當他沒有活動時,都會坐著打瞌睡;起身與坐下、移行都需要攙扶;甚至上下樓要使用爬梯機,更不用説以前的欣賞菜園了。
治療師就楊先生3月與11月的退步情形與其討論,得知他對於目前的生活不滿意,卻提不起勁、更不知如何去改變。
治療師肯定他的想法,鼓勵楊先生如果願意,可以一起努力,嘗試不同的方法。這時移工在旁附和,家人亦支持他。
最後楊先生達成協議,以能上下樓、回到可到陽台曬太陽的目標試試看。
服務從11月開始,直到隔年1月結束,短短3個月、服務了7次。
因楊先生本身的意願、且移工每天帶他練習,他進步許多。原本沒有運動的習慣,最後養成每天2次,1次20-30分鐘的運動,含下肢肌力運動與走路練習。
雖然左側較乏力,仍能在床上獨立從躺到坐。而無法自行起立的他,已可自行扶著椅子站立,並能控制軀幹的平衡,不是起身後又往後跌坐。
最大的突破是,在1月初,他已能拿四脚拐上下樓梯,過程僅需旁人安全看著即可!當他走上第一個階梯,連他都無法置信的回頭看治療師,治療師卻擔心楊先生失去平衡,還趕緊請他專心別回頭。
而家人與移工還沒從喜悅中回神時,楊先生已穩定地走到6樓,換成助行器開始“巡菜園”。

那天冬天,天氣很好、陽光照在菜園,菜園間還有著一位老伯的笑容,以及在旁陪伴他的功臣。
治療師的內心話
個案楊先生經由申請長照復能服務,在職能治療師的陪伴下,最終成功可以自己藉由輔具行走。
人體的肌肉若是不經常訓練,容易導致肌肉無力、萎縮,以至於需要人力攙扶來完成起身、坐下、行走等動作。
我們會希望除了藉由職能治療師的陪伴復能外,個案平時也能於家中多進行自主訓練,慢慢恢復身體機能。
用鼓勵、肯定的方式,讓個案願意跨出那一步。
如果有需要長照復能相關服務,歡迎與我們聯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