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出生時就會以模仿來探索這個世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有句話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爸爸媽媽很容易成為寶寶的成長對象。
這些能力都是以模仿做為發展
- 認知能力發展 : 以模仿慢慢了解表情意涵
- 語言溝通發展 : 模仿他人的聲音,成功叫出爸爸媽媽!
- 生理動作發展 : 重複簡單的動作,寶寶也會堆積木!
- 社會情緒發展 : 爸爸媽媽注意與人互動方式,以免模仿
各發展的模仿行為
認知能力發展
寶寶會特別去注意人的表情以及輪廓,可以分辨爸爸媽媽的長相以及聲音。寶寶的學習力很高,很快就能學會模仿成人的臉部動作,因此最好在他面前笑口常開。寶寶10~20天可以學會微笑,三個月可以笑出聲音,七、八個月大時,可以知道臉部表情所代表的意思。
您可以 : 跟寶寶面對面的說話,保持眼神對看,或是以表情及音調來逗弄寶寶。有助於寶寶對於表情及動作、手勢的辨認。

語言溝通發展
第六個月開始,寶寶會開始發單一個音,如爸、媽等等,這個時候也開始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九個月大時寶寶已經會模仿、重複他人的說話以及聲音,所以在9~12月時,有些寶寶已經可以靠著模仿平時爸爸媽媽叫他們的樣子說出「爸爸」、「媽媽」。對於曾經重複的動作或指令也開始有了反應。
您可以 : 寶寶若發出聲音,爸爸媽媽可以用輕柔的語調來模仿回應寶寶,或是讀故事書等,這樣有助於寶寶學習如何使用語言。

生理動作發展
來到了1~2歲的年紀,寶寶已經可以嘗試使用餐具吃飯。這時爸爸媽媽可帶領寶寶做重複、簡單的動作讓寶寶模仿學習,例如丟球、堆積木等簡單的小遊戲,都能讓寶寶生理動作有所發展。
您可以 : 布置安全的學習玩具,並帶領寶寶重複的玩小遊戲,幫助學習。

社會情緒發展
同樣是發生在1~2歲時,此時期會發展恐懼、忌妒、害羞的情緒。在這個時期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自身與人互動的方式,也要避免使用暴力及大聲吼叫等情緒化行為,因為寶寶很可能會模仿學習,造成不好的效果。
您可以 : 保持情緒穩定,寶寶自然會模仿如笑容等的正向情緒。

Reference
Jones, Susan. “Can newborn infants imitate?.”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ognitive science vol. 8,1-2 (2017): 10.1002/wcs.1410. doi:10.1002/wcs.1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