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若變得像是一個爪子的彎曲,那便是爪狀趾的現象,若情況嚴重接觸到鞋子會造成疼痛,且將永遠的變形。因此本篇要教您如何預防爪狀趾。
什麼是爪狀趾
腳趾有三個關節,爪狀趾是因為肌肉跟神經收縮部平衡,導致關節過度伸直、彎曲變形的狀況。因為過度彎曲,與鞋子摩擦就會長繭、疼痛。可透過改穿空間足夠之鞋子及腳趾頭運動減輕或改善症狀。嚴重者則需以外科手術處理。

爪狀趾成因
- 爪狀趾形成原因有幾種,其一是因為足部肌肉用力的方式不正確,腳趾趾頭的關節向下彎曲,造成變形。
- 其二是因為穿著不合腳的鞋子,因為不合腳,所以導致腳經常要彎曲,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爪狀趾,而且還會伴隨著厚繭、雞眼等等症狀。不合腳的狀況常常是因為鞋子本身太小,或是喜好穿高跟鞋的女性。
- 第三個成因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者(或其他神經病變),關節攣縮會讓腳趾頭變形,而爪狀趾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運動神經的失調造成關節攣縮的例子。
- 趾頭肌腱退化。這常發生在長輩身上。由於老化造成的正常退化,必須靠復健加以改善。
如何預防爪狀趾
寫在前頭 : 除了因為肌腱退化、足部肌肉使用不當以及不合腳鞋子造成爪狀趾外,若是因為外傷、或是其他神經病變而造成爪狀趾(如糖尿病足、小兒麻痺等),請依醫師評估決定是否做手術。
尚未有爪狀趾或是有輕微爪狀趾症狀但不至於疼痛的病患,可以多多活動您的腳趾關節來預防爪狀趾,用不同的方法活動你的趾頭與腳底,腳部會變得更靈活,有延緩腳部退化以及增加活動能力來改善爪狀趾彎曲僵硬的狀況,但是若是嚴重者,則需諮詢醫事人員詢問是否需要手術協助。
- 天天復健腳趾。避免爪狀趾,您必須天天練習,才有實際改善足底壓力的效果。只要還未僵直性攣縮的腳趾,透過復健都能好上非常多。以下幾種方式是您可以每天訓練的復健方式 :
- 以腳趾抓彈珠、夾毛巾來訓練腳趾,改善僵硬狀況。
- 走沙地、滾球等方式可以減緩足部壓力。

- 短期可在醫事人員核可下使用腳趾變形矯正器,據研究正確使用得以能減輕壓力、矯正畸形症狀。
- 定期修剪足部厚繭使腳部舒適減緩疼痛。
- 選擇較寬鬆的鞋子,避免與腳部趾頭變形處接觸而造成磨損。
Reference
Shirzad, Khalid et al. “Lesser toe deformities.”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vol. 19,8 (2011): 505-14. doi:10.5435/00124635-20110800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