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體溫逐漸下降 37℃不再是正常體溫標準?

自從1851年德國醫生溫德利希 (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將攝氏37度定為「正常體溫標準」以來,他一直被作為評估發燒的度量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發現人類的體溫逐漸地在下降。

這近兩個世紀來,我們已經習慣用37度C作為評估發燒標準。但以近年的研究發現指出,健康成年人的體溫已經下降。2017在英國測出的平均體溫為36.61度;2019在美國測出的平均體溫為36.39度。即便是環境較落後的玻利維亞部落,都發現樣本從2002年的平均溫度37度,降溫到2018年的平均溫度36.55度。

加州大學人類學系主任邁克爾·古爾文(Michael Gurven)表示,自美國內戰以來,就發現了人體體溫下降的情形,但由於當時處於戰爭期有著許多變因,目前仍無法清楚地確定下降的確切原因。雖然由於時間的推移,下水道、疫苗、醫療的進步,對於疾病的感染也減少了,但這不足以證明與人體體溫降低的關係。「我們在多數的研究中都使用了相同類型的溫度計,所以也不會是遺棄的變化所引起的。」古爾文補充道。

然而學者補充表示,無論進行怎麼樣的分析,下降幅度依舊存在。即使將分析範圍限制在醫生判斷的10%以內的「完全健康成年人」,發現體溫下降的的幅度依舊相似。

那究竟是為什麼體溫比過去下降呢?專家們提出了幾點看法,像是過去的呼吸道感染所導致的提升溫度度數,比現今的呼吸道感染所導致的提升溫度度數還要高;如今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我們的身體已經不必更費力地去調節溫度等。

但也不全然因為公共衛生提升或是設備進步的關係,專家指出,許多熱帶國家的衛生環境仍然不佳,然後研究後發現跟英國、美國的研究相同,都發現了顯著的人體溫度下降。甚至科學團隊對玻利維亞的原始部落齊曼內人做了16年的追蹤研究,也得到了一樣的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沒有單一的原因可以完美的解釋體溫下降這件事。古爾文表示:「很有可能這是許多因素的結合,所有的這些情況都導致了體溫下降的發生。」

Refer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ta Barbara. “A drop in temperature: Researchers examine the decline in average body temperature among healthy adult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8 Octo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