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方式處理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正向行為支持

正向行為支持是是以正向的方式去理解、鼓勵他人做事,取代過去常是懲罰的方式來做處理。正向行為支持秉持著「尊重」的態度,以「長期的效果」為目標,強調行為的介入需要考量社會因素以及文化因素,提出「問題行為與環境脈絡有關」的支持。

正向行為支持特徵

  1. 個案的行為問題都是具有「功能」和「目的」的。
  2. 秉持「尊重」態度看待有問題的個體。
  3. 注意個案所處的「環境」跟「文化特徵」。
  4. 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目的。
  5. 「預防」勝於治療。

為何要正向行為支持?

人在行為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要了解他們為何有此行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其動機」。沒有動機,個案便不會有所行動。通常個案行為的功能是因為 (1)為了滿足刺激 (2)為了得到注意力 (3)為了逃避某種情境 …….等等。

因此我們需要正向行為支持。該如何做到呢?我們必須找到能夠「替代的行為」,來取代他的行為。這一種替代的行為都需經過「正向的支持」。

為何不以懲罰、嫌惡、消除型行為?

前面所提到,孩子表現行為時,都是因為有所動機。若您是用處罰的方式來做解決,孩子只會有與動機目的相反的感受,自然也會成為了反效果。

引發負向情緒不良示範 : 個案的行為問題引起關注 > 採取給予處罰的方式,而未處理吸引關注的原因 > 個案的關注未被滿足,因此行為加劇 > 家長更肯定需要處罰 > 個案整體環境出現嫌惡 >個案的行為問題引起關注

正向行為支持就像種樹一樣,種的樹(正向行為)越多,那麼,四周的雜草(負向行為)也會變少、也因為有大樹,雜草變得渺小、無所謂了;反之若是消除型的策略,就好像只是不斷地在拔除雜草,然而,斬草不除根,拔完了還是會生長出下一次的雜草。

Reference

Grey, Ian et al. “An evaluation of positive behavioural support for children with challenging behaviour in community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 JOID vol. 22,4 (2018): 394-411. doi:10.1177/174462951771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