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後,對於課業壓力、陌生環境都會使的孩子緊張、焦慮。可能還會哭鬧著說「我不想去學校」等。因此升上小一後,應學會人際互動的技巧。
同儕關係
在升上小學後,除了與父母或照顧者的互動外,又多了一大群年齡相仿的孩子們,而將即將會開始長時間的相處。
這些同學們又稱為同儕。根據定義,同儕團體是指兒童或青少年們在年齡上相近,且人際關係密切、彼此價值觀接近,行為也相仿的團體。
如何培養孩子社交技巧

培養傾聽的習慣
學習聆聽別人的感受事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如果孩子只會表達意見卻不懂得怎麼去傾聽別人的話,會讓別人覺得沒有被受到尊重,嚴重的話,就會與其他孩子起了不必要的衝突。
引導孩子覺察他人與自我的情緒
孩子的覺察能力,需要靠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可以透過平常時候與孩子分享自身的情緒感受來練習;或是從故事、繪本中分享心得。當孩子出現各種不同的情緒的時候,也可以適時的點出。
讓孩子學習尊重他人
除了學會傾聽他人,當孩子發現與其他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也要有可以接納他人意見的能力。而父母的以身作則就非常重要了。孩子也會觀察父母,平常會不會考量彼此或他人的想法或意見,孩子都會以濡目染。
跟孩子互動時,若孩子有不同想法,帶領孩子討論、學習尊重彼此是很重要也是很好的練習機會喔。
培養孩子衝突解決的方法
當面對衝突時,讓孩子學習找到可以協調以及解決的方法。
當孩子再與家長或與其他同儕有爭執時,不要馬上否定孩子、也不要急著幫他解決問題,而是讓孩子先表達他的感受,接著再引導他釐清問題,最後一起找到解決的方法。
增加孩子跟同儕互動的機會
除了上述所提家長要以身作則及日常的引導之外,增加同儕的互動機會也很重要喔。越多的互動孩讓孩子彼此間更認識彼此,發展良好的同儕關係。
可以藉由讓孩子與親朋好友的小孩一同玩樂、公園與其他孩子互動、參加團體競賽的課程或是報名營隊…從中學習,孩子也會慢慢理解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Reference
Taylor, Rebecca D et al. “Promot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chool-Based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sis of Follow-Up Effects.” Child development vol. 88,4 (2017): 1156-1171. doi:10.1111/cdev.12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