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與爸爸媽媽分開! 1~2歲的寶寶分離焦慮

1~2歲的寶寶,開始會有明顯的分離焦慮表現。這段期間,身為照顧者的爸爸媽媽,該如何幫助寶寶克服這樣的狀況呢?

幼兒階段,最明顯的分離焦慮便是在1~2歲期間。這個時候的幼兒看到爸爸媽媽要出門離開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緊張、不安、大哭的情緒。這個時候的寶寶對於照顧者有很緊密的依附行為。

這段期間是分離焦慮的過渡期,待幼童慢慢了解與照顧者僅是暫時分離,還會再回來,焦慮的狀況就會逐漸降低。此過渡期長短須看寶寶在認知能力發展的時間長短、以及每個寶寶的個性特質不同來判定。

1~2歲幼兒分離焦慮原因

  • 除了吃、喝、睡覺這樣的基本需求以外,這時候的幼兒對他們而言情感的依附也相當重要。他們藉此來獲得安全感以及情緒的撫慰。
  • 寶寶對於照顧者已經產生非常信任的連結,因此當分離時會感受不安。
  • 與照顧者的親密互動如同安全堡壘(secure base)一樣,失去照顧者會以大哭表達情緒。

面對寶寶分離焦慮可以怎麼做

  • 不慌張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分離焦慮行為是很正常的,因此不需要過於慌張,讓自己保持冷靜。

  • 與寶寶對話

可以以溫柔的口氣告訴寶寶「媽媽要上班了,吃晚餐的時候我就回來了。」這樣的對話方式也是培養寶寶能習慣短暫分離的行為。

  • 不要給不實的承諾

這時候的寶寶正在建立對世界的信任以及安全感,千萬不要給不實的承諾,例如與幼兒約定晚餐時回來就一定要那時候回來,以免造成未來寶寶的不信任感及安全感低落。

  • 其他次要照顧者陪伴或使用玩具

次要照顧者如爺爺、奶奶、保母、托嬰中心能夠陪伴,可以減輕寶寶分離焦慮的感受。也可適時使用玩具、玩偶當作寶寶的陪伴品。

  • 勿大聲斥責

大聲斥責無助寶寶減輕分離焦慮的現象,反而會使寶寶心裡感到恐懼不安。這樣的方法是毫無阻嚇效果的。

育嬰假

若寶寶分離焦慮嚴重,照顧者放心不下托由他人照顧,可向公司申請育嬰假。條件為工作任職滿6個月(如果不滿 6 個月,只要雇主同意也能申請)、小孩3歲前。每次申請以6個月為一個單位,最長能申請 2 年。

Reference

Donate-Bartfield, Evelyn, and Richard H Passman. “Rel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attachments to their mothers and to security blanket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 JFP :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Family Psychology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ivision 43) vol. 18,3 (2004): 453-8. doi:10.1037/0893-3200.18.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