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規律運動,有包含阻力訓練嗎?

承蒙各個社區關懷據點、長照單位的邀請,筆者經常到不同的地區和長輩推廣運動的重要性。在資訊流通的現代,長輩的運動習慣相較於上個世代更規律、更多樣化。在演講時,問到「平時有保持一周三次運動的人請舉手?」,幾乎現場都會有40-70%的參與者有這樣的良好習慣。然而,若再繼續細問運動類型,會發現大部分皆以有氧運動為主,例如:健走、游泳、舞蹈等等,有氧運動固然有益健康,但卻缺乏適當的阻力,來達成肌肉負荷的訓練。

正確使用懸吊帶才能減緩肩關節半脫位

筆者之前做到宅的復能服務時,曾見過一名半側偏癱的中風患者,由於手臂尚完全癱軟無力,配戴醫師建議的懸吊帶(Sling)仍感到疼痛,個案兒子異想天開,就翻出他之前肩膀骨折時配戴的三角繃帶,給予個案使用,由於支撐能力較佳,因此緩解了個案肩膀疼痛,但這樣使用是適當的嗎?

怎麼幫助輕度腦性麻痺小朋友增加注意力呢?

針對輕度腦性麻痺小朋友能透過那些小技巧幫忙增加注意力呢?腦性麻痺最主要的症狀就是運動障礙,部分會伴隨認知、感覺、知覺、注意力、學習能力的問題,這時我們就可使用一些問題處理的方式。

訓練手部肌力 : 好好玩玩具-空氣動力車

手部肌肉力量是手功能基礎,當手部肌力不足就會影響動作表現,像是無法準確抓握食物、湯匙、水杯;無法拿起玩具並持續玩弄;無法順利組裝積木,甚至日後操作鉛筆、剪刀等工具也顯得困難。